一、八仙过海是指哪几个八仙
吟诗行侠吕洞宾、倒骑毛驴张果老,隐迹修道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尺还魂铁拐李、逍遥闲散汉钟离、清婉动人何仙姑。
二、八仙过海的八仙是哪八仙
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韩湘子、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儿和曹国舅
三、八仙过海有哪八仙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分别是: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
1、汉钟离(神器:芭蕉扇)
相传汉钟离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他是中国民间道教传说中的神仙,也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之一。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教祖师,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钟离权逭双髽髻以传道,手摇芭蕉扇,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2、张果老(神器:鱼鼓、纸叠驴)
张果老,是八仙中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张果老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著名炼丹家张果,胯下纸叠驴,就是民间所传“八仙”中的张果老。
3、韩湘子(神器:横笛)
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擅长吹箫,拜吕洞宾为师,是八仙中最风度翩翩的。韩湘子属坎水之象,在民间传说中,人间发生了大旱,韩湘子便为百姓吹横笛来降雨,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之一。
4、铁拐李(神器:葫芦)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铁拐李属兑金之象,以铁拐代足,铁属金,足在下属阴,以示柔金之象。
5、吕洞宾(神器:纯阳剑)
吕洞宾,名岩石,字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吕洞宾属乾金之象,乾卦为纯阳,故而他被称为纯阳老祖,所持宝剑也称纯阳剑。
6、荷仙姑(神器:荷花)
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由于总是手持荷花,又称“荷仙姑”。何仙姑属坤土之象,为柔土,她欲与吕洞宾配成夫妻,以示乾坤交泰之象,是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八仙之一。
7、蓝采和(神器:花篮)
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于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其饮酒量多而不醉,精通酿酒技艺,自酿自饮,以蓝酒自成一体,蓝采和也是中国酿酒界最有权威的人。蓝采和属巽木之象,手持兰草,草本即柔木。
8、曹国舅(神器:玉板)
曹国舅,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伏罪,曹景休耻见于人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四、八仙过海哪八仙,谁是八仙之首
铁拐李是八仙之首,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指的是李铁拐(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八仙的故事虽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的书中,但姓名尚不固定。直到明代吴元泰所作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里,才确定为以上八人。而李铁拐的仙号在民间流传尤为广泛,给人的印象最深,几乎是家喻户晓。
李铁拐,本是神话传说人物,史籍并无记载。据传,他姓李,名玄,世称铁拐李(或李铁拐)。本来,他长得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因慕老子之名,欲投华山拜老子为师,便决定暂时离开修行地——砀山(今安徽)洞中。临行时,他对徒弟嘱咐说:“我欲云游华山,倘若游魂七日不返,你就把这尸壳(自己的肉身)焚化”。据说,李玄的魂藏于肝,魄藏于肺。元神(为首的)出游,魂要随去,魄要留下,以守护肉身。这便是所谓的“元神出壳”。
自从李玄赴华山从老子云游学道后,徒弟日日夜夜、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师父的躯壳。不料第六天时,弟子家里来人报信,说他老母病危。弟子便心急如焚,坐卧不宁。坚守到第七天中午,仍不见师父元神回归,就提早烧了师父的尸壳,回家尽孝道去了。
徒弟离去不久,李玄的元神就赶了回来,见尸壳已焚,魂无体附,一时成了孤魂野鬼,四处飘荡。游魂晃悠间,发现林中有一饿殍,便急忙附身,站立起来。他从葫芦中取出老子所赠仙丹,葫芦忽起金光,映出一个又黑又瘦、垢面蓬头、卷须大眼、坦腹跛足、模样丑怪的人来。惊得他目瞪口呆,六神无主。正在疑惑不解时,身后忽然传来“啪啪”的鼓掌声。回头一看,乃传道师父老子也。于是,李玄的元魂刚要从饿殍的躯体中跳出来,老子却劝阻道:“道行不在外貌,吾有金箍束尔乱发,铁拐柱尔跛足,只要功夫圆满,乃是异相真仙。”这就是李玄丑陋形象的来历,也是“铁拐”之名的由来。
因元代岳伯川曾写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后又被写入《东游记》,所以李铁拐在民间影响很大。大概是因为传说他背的葫芦里,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之缘故,过去在民间尤其是医药行业,还把他当作有些药物的发明者和祖师爷,像卖狗皮膏药这一行业,敬奉的药仙就是李铁拐。
五、八仙过海的八仙是哪几位
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
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
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1]。
六、八仙过海是指哪八仙
1、八仙是指: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2、起源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挑、李铁拐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民间戏曲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八仙戏”。
3、八仙过海故事简介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