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制构件属于材料还是构配件
生产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原材料是水、水泥、砂、石、钢筋等。所以,预制混凝土管桩是预制构件,是建筑安装施工时采用的半成品,当然属于构配件。指在施工现场实施安装前已制作完成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一般常见的有预制混凝土楼盖板、桥梁用混凝土箱梁、工业厂房用预制混凝土屋架梁、涵洞框构、地基处理用预制混凝土桩等。
二、什么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扰度
通俗点说,构件浇筑完成拆模后会因为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向下弯,这种弯曲会使构件下部的混凝土处于受拉状态,这对混凝土是不利的。
为了预防这种弊病,在构件浇筑前,使模板微微向上弯曲凸起,以抵消将来的向下弯曲,这种向上的弯曲就是挠度,也叫预拱度。
三、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定义是什么
PC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除了一般的PC外,还细分为R-PC,W-PC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相对于现在普遍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来说的。简要来说就是,在工厂预制好混凝土构件,包括梁、板、柱、墙等,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吊装拼接,最终完成一栋建筑物的建造。就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目前这方面做的比较先进的国家有日本、新加坡、美国。我国做这个宣传最厉害的是万科,但是万科的PC建筑几乎是照抄日本。
四、预制件进场前需要检测哪几项
检测内容如下:
(1)预制构件进场前,应对构件生产单位设置的构件编号、构件标识进行验收。
(2)预制构件进场前,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3)预制构件进场时,构件生产单位应提供相关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出厂合格证;
②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
③钢筋复验单;
④钢筋套筒等其他构件钢筋连接类型的工艺检验报告;
⑤合同要求的其他质量证明文件。
五、预制构件还需要模板钢筋吗
预制构件采用成品预制构件,不需要计算模板钢筋;如果现场预制,仍需要模板钢筋。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指的是可以直接在其上面安装构件钢筋,进行砼浇筑的平面,例如:在房建工程中基础的砼垫层,桥梁工程中预制桥梁前事先在地面做的垫层等。在模板安装检验批中一般是在基础或需要进行模板安装的砼垫层中填写此项。一层顶梁板楼梯不需填写。胎膜质量:地坪是底模部分,胎膜是侧模部分。与模板的质量要求一样: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表面平整,能保证构件的截面形状、标高准确;作为模板的地坪,其质量要求是:地坪表面平整,有一定的强度;不积水;胎膜一般用砖(机制红砖)胎膜,砖胎模是用砖砌的适应构件形状、规格,表面并抹光而成的胎具。砖胎模是用砖砌或砼浇筑的适应构件形状、规格,表面并抹光而成的胎具。砖胎膜主要是起胎的作用,主要是将砼与土体隔离开来。其工程量计算按照模板规则。此外,还有砼胎膜,就是用混凝土浇筑的适应构件形状、规格,表面并抹光而成的胎具。
六、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
1)混凝土结构裂缝包括施工期裂缝和运行初期裂缝。施工期裂缝产生原因有: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配合比不合理、拌和不均匀、骨料离析、温控不严、养护条件差、施工期温度变化、基础约束、基础变形等原因产生的裂缝。运行初期裂缝包括温度骤变(含气温骤降及冻融)、基础变形、设计不合理、结构变形、结构超载等原因出现的裂缝。
2)混凝土结构裂缝按裂缝深度可分为表层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按裂缝宽度的变化可分为死缝、活缝、增长缝三种;按产生原因可分为温度性裂缝、结构性裂缝二种,并可分材料、施工、使用与环境、结构与荷载、其他等五个方面;按对结构影响可分为,影响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防渗性、外观的裂缝。
3)根据裂缝检查、检测、调查结果,分析裂缝成因,判断对建筑物结构安全、运行及外观影响,综合上述因素对该裂缝分类。对Ⅲ类或有普遍性的裂缝,宜进行专题研究,必要时,应进行结构复核计算。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