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红是什么意思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一个名句,说的是世间万物的更替规律和感情的寄托。
花开花落,物质不灭,盛开的花有开败的时候,花开败了,会落在土里,沤成肥,变成养份,去培植后面的花草生长。
这即是物质不灭,也是有情有义的延续,是对情感的最好的归宿和交待。
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是: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一、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三、作者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诗人南下,本是回到故乡,然而他却感慨道:“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他仕途蹭蹬而一事无成,此次离京无望重返,于是当听到马鞭抽响,便油然而生出天涯断肠之感。满怀愁绪的他,无心赏景,相反,京郊寥落的春光只会增加他的怅惘。可是他的视野里出现了落花--他在好几篇诗中吟咏过的“薄命花”、“断肠花”!
当他触景会心的一刹那,想必有一丝幽怨、几分哀婉吧:那落花一旦委地,就不能重返故枝,只能零落成泥碾作尘,不象征着自己的遭遇和命运么?如果诗人沉浸于感叹年华已逝、青春不再,那么他就不是龚自珍了。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橥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洵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四、落花本是无情物全诗
其实应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指花离开了枝体,使春光减色;但它不是无情之物,它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这是托物言志之作。作者以花自喻,自己不是无情之人,是可以“化作春泥”护花的。现在引用这句子,多作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护利益讲。
出自于龚自珍《已亥杂诗》,全诗如下: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衍生意义
是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具有深刻的寓意。因为这句话是从花的角度出发,说落下的花瓣会在春泥中滋养土壤,为新芽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同时也表达了落下的花瓣虽然已经凋落不再美丽,但它们仍然有着它们存在的意义,会为下一代花草茁壮成长助力。这也启示人们在面对失败、挫折时,要勇往直前,不要因为失败而颓废,要相信人生在世短暂而有意义,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许是给你留下更多时间去寻找下一次机遇。因此,这句话常用于寄托希望、鼓励自己和他人,让人们明白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有其独特存在的价值。
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