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释文)

一、陶渊明作品四大名篇

1、《饮酒》:《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2、《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3、《劝农》:《劝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潜的诗作。此诗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共分六章:第一章写上古先民的朴素生活;第二章写古代圣君贤臣皆自躬耕,十分重视农业劳动。

4、《怀古田舍》:《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附于《桃花源记》之后的一首五言诗,诗与记珠联璧合,又相互独立,并无重复之感。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

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最有名的一句话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译文: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三、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想表达什么意思

表现作者向往和谐社会,安逸快乐的生活,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因为桃花源记的背景正是社会昏暗,战争连连,人们痛不欲生。

所以在此文中更有一层体现了陶渊明忧国忧民的思想,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他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而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正是当今世界所追求的。

四、桃花源记原文及释文

出自于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释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五、桃花源记陶渊明为什么没有找到

桃花源本来就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地方,本来就不存在于世上,自然找不到。

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远离世俗纷争,人人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世外桃源。桃花源中,人们不知道朝代,不被官府管束,不需要上缴赋税,不需要勾心斗角,这样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存在,只能是陶渊明想象出来的理想世界。

六、陶渊明写桃花源记几岁

《桃花源记》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

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