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区别)

一、电流会产生磁场换一种说法,为什么电流会有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定义电流的磁效应(动电会产生磁):厄司特发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非磁性金属通以电流,却可产生磁场,其效果与磁铁建立的磁场相同.通有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

所以电流会有磁效应

二、位移电流的磁效应是什么意思

一、位移电流的定义:位移电流是电位移矢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对曲面的积分。位移电流不是电荷作定向运动的电流,但它引起的变化磁场,与传导电流引起的变化磁场等效。二、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的相同点: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两者相比,唯一共同点仅在于都可以在空间激发磁场。三、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的不同点:

1、位移电流的本质是变化着的电场,而传导电流则是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

2、传导电流在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焦耳热,而位移电流则不会产生焦耳热;位移电流也不会产生化学效应;

3、位移电流也即变化着的电场可以存在于真空、导体、电介质中,而传导电流只能存在于导体中;

4、位移电流的磁效应服从安培环路定理。

三、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现象是不一样的,电磁感应准确的来说是变化磁通量里面的导体产生了电动势,而出现的电流的磁效应,则是电流的导体在周围出现了磁场。另外发现人是不一样的,电磁感应的发现人叫迈克尔法拉第,最早是在1831年被发现的,所以他被认为是发现电磁感应的第1人。而电流的磁效应最早是1820年的时候发现的,是来自于丹麦的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意外发现的。在这两者之间的原理也是不一样的,电磁感应是属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而电流的磁效应,则是磁性物质之中的分子都存在着微观电流,这样就形成了小的磁体。

四、电流的磁效应对我们的生活是否有不好的影响呢请举例说明

电流的磁效应对我们的生活有不好的影响。如1、机械手表不能放在电视机或收音机上,否则表走不准。

2、导线附近的指南针不在指南北。

3、高压线附近不能有铁质物质。

4、手机的磁场对身体有影响等。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由右手定则判定。

五、电流磁效应的应用

电流磁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磁场效应,其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例子:1.电动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流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力,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2.发电机:发电机的原理与电动机相反,是利用机械能驱动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流,实现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3.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力实现吸附和释放物品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医疗等领域。

4.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利用电流磁效应产生的磁场效应对人体进行成像,可以检测出各种疾病和异常。

5.电磁波:电流磁效应还可以产生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微波、雷达等,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气象、军事等领域。

六、那一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4月,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作了一次实验。

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听众注意。以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作了许多次实验,发现磁针在电流周围都会偏转。在导线的上方和导线的下方,磁针偏转方向相反。在导体和磁针之间放置非磁性物质,比如木头、玻璃、水、松香等,不会影响磁针的偏转。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写成《论磁针的电流撞击实验》的论文,这篇仅用了4页纸的论文,是一篇极其简洁的实验报告。奥斯特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实验装置和60多个实验的结果,从实验总结出:电流的作用仅存在于载流导线的周围;沿着螺纹方向垂直于导线;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可以穿过各种不同的介质;作用的强弱决定于介质,也决定于导线到磁针的距离和电流的强弱;铜和其他一些材料做的针不受电流作用;通电的环形导体相当于一个磁针,具有两个磁极,等等。正式向学术界宣告发现了电流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