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是古代水利工程吗
不是,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人感到最骄傲的一项工程。《中国三峡》从国家的层面对三峡工程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展示,其高规格、高质量的水准奠定了它的权威性、唯一性和典藏性。
该片从“水与人类文明”的人文高度,和“治水与治国”的哲学深度,以及“人水关系”的客观角度,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解读三峡工程这一人类“治水兴利”的伟大创举。
影片选择了以灾难片的表现手法,再现长江洪灾的惨景;以此凸现是长江水患和百姓安危迫使中国不得不选择修建三峡工程,这种核心动因和价值取向一直作为背景线索贯穿剧本的始末。影片以史诗电影的基调,采用叙事与政论相结合的手法,在文献性和史诗感的底蕴上追求大气、唯美、厚重的风格。并以电影所独具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获得一种心灵的震撼。
在题材把握上,我们力求“做足精、气、神,把好五个度”。精:即是精心策划、精心摄制、打造精品。气:就是以治水文明为底气、展民族工程之大气、扬中华儿女志气。神:就是要展现决策者的民主科学精神、建设者们的创新奋斗精神、百万移民的奉献协作精神。五个度:就是人文高度、哲学深度、客观角度、公正尺度、大国气度。
由于三峡工程历史跨度漫长,论证过程复杂,需展示的成就众多,难以取舍和把握。因此,我们跳出三峡看三峡,以“水与人类文明的演变进化过程”为纵向坐标,以“筑坝防洪、治水兴利”的世界建坝史和水利史为横向坐标,建立一个坐标系,把三峡工程放在这个坐标系上进行定位。为了避免影片出现假、大、空的现象,我们力求通过放大细节,拍活情节让影片生动而丰满。同时还运用“对比”与“揭秘”等方式,力求使影片在充满人文特性并富有理性色彩的同时,做到思想性、文化性、普世性兼备,史诗感、艺术感、认同感皆有。
二、三峡大坝用了多少钢筋
三峡大坝总共用了近30万吨钢筋,25.5万吨钢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大坝包括主体建筑物和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2309米,坝高185米、大坝底部宽121米,有2689万吨混凝土、近30万吨钢筋、25.5万吨钢材组成,是一座典型的混凝土重力大坝,建成后除了有效地发挥防洪、发电、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灌溉等巨大作用外,还是国家反恐的重要目标,三峡大坝的安危直接关乎到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内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三峡大坝安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三、三峡水利工程被誉为什么
世界之最的三峡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前后总共耗时十五年,创造了中国力量和中国建设的伟大,被誉为“印钞机”。三峡水电站每年发电量都在一千亿度以上,每年可盈利300亿元左右,现在不但收回了投入资金,每天近一个亿的收入被誉为“印钞机”当之无愧。
四、三峡水利枢纽是什么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五、长江流域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有哪些(三峡除外)
长江上除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还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都位于湖北宜昌市境内长江支流上的电站就多了:
1、雅砻江——二滩电站。二滩电站规模巨大,电站内装有6台55万千瓦的水轮机组,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发电量170亿千瓦小时。
2、大渡河——龚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0万千瓦,1966年3月正式开工,于1978年底建成,年发电量接近36亿千瓦小时,是西南地区仅次于二滩电站的第二个水电站。
3、乌江——乌江渡电站。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并留有40多万千瓦的扩机余地,该电站的修建,既有利于防洪,也有利于通航。
4、清江——隔河岩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在30亿千瓦小时以上。
5、汉江——丹江口电站。丹江口电站大坝高97米,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8亿千瓦小时。
6、沅江——五强溪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在53亿千瓦小时以上。
7、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装机容量870万千瓦(在建)——白鹤滩水电站1600万千瓦(16台百万机组,在建)——溪洛渡水电站1386万千瓦(明年发电)——向家坝水电站640万千瓦(今年发电)8、重庆小南海水电站(重庆筹备期大概100-200万千瓦)
六、三峡大坝哪年建的谁负责
三峡大坝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最大)水力发电站。为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总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