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广东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一)关于《评审办法》的主要修订内容
1.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下放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权限,规定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具备条件的地市经批准可由所在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进一步明确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平等的专业发展权益,规定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可参照公办中小学教师岗位结构比例设置,不低于或高于公办中小学的岗位结构比例。
2.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明确规定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可实行单列评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时事教育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可计入课时量,理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成长发展通道。
3.鼓励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结合国家乡村人才振兴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拓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通道,规定长期在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农村工作的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教师职称可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办法由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各地专业技术高级结构比例,可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取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的教师,限定在特定实施范围内聘任和流动,向其他地区或非基层单位流动的,应按程序进行重新评审。
4.进一步规范组织程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单列章节进一步明确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管理规范。详细规定各等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的人数、条件等,明确职称评审委员会按照分级管理要求由教育部门负责组建,对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备案。
5.建立诚信机制。完善教师失信惩戒机制,规定申报人员须客观、如实填报并提交申报材料。发现对通过提供虚假材料、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或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职称的,一律撤销其通过评审的职称,并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二)关于标准条件的主要修改内容
1.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要求。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明确规定教师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规定,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严格师德考核,注重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坚持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抵制申报材料“造假”的“失信”行为,压实基层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由学校负责对参加职称申报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严格把关。在申报职称评审中有关师德方面要求,规定了“未受到影响参加职称评定的处理或处分,或受到的处理或处分影响期满、不影响参加职称评定的”教师方可申报。
2.为不同岗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有利空间。进一步完善学科设置。在附则中明确增设教育管理、德育等学科,为学校校级领导或市县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其他教育机构教职员专业提升创设条件,解决困扰职业发展的问题。规定学校专职从事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包括主管德育工作的校级领导,学校内设德育管理机构负责人、班主任、中小学团干、少先队辅导员等,可申报“德育”专业职称,并要求业绩更加突出育人方面的实绩。完善可比照认定为“班主任工作经历”条件。根据学校岗位设置情况,在以往定义“担任班主任工作年限”的基础上,增加“担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3年以上的教师申报高一级职称,任现职以来的班主任工作年限可减半”,在鼓励教师积极做班主任、认真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励中小学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发展动力。理顺教研员及教师发展中心人员的专业发展通道。细化不同类型教师的工作量及计算方法,进一步优化评价标准的专业条件,充分发挥教研和培训等专业人才在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3.突出评价教育教学实绩。将教师的评价重点回归课堂教学,回归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增加对课堂教学要求的规定,突出教师课堂教学实力及效果,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重考查中小学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水平及成效,鼓励教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按照国家课时量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各任课教师课时量,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及校内课后服务等合理计入工作量。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鼓励任课教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增强家校联系,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评价体系。
4.合理考查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坚决改变“唯论文、唯课题、唯获奖、唯荣誉”的教师评价办法,注重考查评价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在论文评价方面,侧重评估教师的教学思想及论文质量,尤其是要考察论文对教学实践产生的推动作用和实践价值,相对淡化论文刊发期刊的级别。在正高级教师教研科研的申报条件中,增加了三项备选项,并删减了有关论文要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要求。
5.优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师德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改变人才称号作为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将荣誉称号调整为正教师职称评审的优选条件或加分项目,淡化特级教师、教育家、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等荣誉称号。适当扩大列入“表彰奖励”的范围,明确为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等颁发的表彰奖励。
6.进一步向基层一线教师倾斜。根据我省实际,在评审标准中明确“在职在岗的农村学校教师申报高一级职称不作课题、论文、专著、表彰等具体要求,突出实际教育教学贡献”,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对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或符合条件的援派教师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着力提升基层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激励人才扎根基层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持续的政策倾斜,有效促进基层人才队伍的专业提升,稳定基层人才队伍,鼓励乡村教师坚守乡村、奉献乡村。
二、2023年广东教师职称认定结果什么时候出来
2023年广东教师职称认定结果是在2月份出结果。2023年2月上报的中小学教师基层高级职称,半个月内出结果,也就是说到2023年3月13号之前,就可以知道教师职称的认定结果了。
三、2023年青岛申报职称要求
2023年山东职称评审的条件如下:
1.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3年以上。
2.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3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4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5年以上。
3.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4年以上。
请注意,上述条件仅为一般性规定,实际条件可能因具体要求和专业领域而有所不同。建议详细了解山东职称评审的具体要求,可查询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职称评审机构。
四、2023年事业单位职称怎么改革
到2023年,可能会有一些改革措施来改革事业单位职称评定制度。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改革方向:1.多元化评价指标:当前的职称评定往往侧重于学术研究成果,未能充分考虑到实践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未来的改革可能会引入更多的评价指标,综合考量个人在学术、实践和管理等方面的表现。2.推行周期性评价:目前职称评定一般是由个人主动申报,未来可能会引入定期的周期性评价制度。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来评估人员的工作表现,以此为基础进行职称评定。3.引入竞争机制:当前职称评定较为封闭,缺乏竞争机制。未来的改革可能会引入竞争机制,例如通过招聘、选拔等方式来评定职称,促进更有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4.提高职称的含金量:有些人认为当前职称评定的含金量不高,未来的改革可能会提高职称的含金量,即提高职称对职业发展、待遇等方面的影响力和提升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改革方向,具体的改革措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国家政策、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五、2023年副高级职称申报条件及流程
2023年副高职称申报条件如下:
1、年龄要求:报考副高职称考试的考生,要求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报考副高职称考试的老师,要求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领有青年职称的考生,要求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报考副高职称考试的在职学生,要求年龄不得超过30周岁。
2、学历要求:报考副高职称考试的考生,要求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参加教师类职称的考生,要求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3、职称要求:报考副高职称考试的考生,要求至少具备中级职称。参加教师类职称的考生,要求具备高级职称。
4、工作经历:报考副高职称考试的考生,要求在持中级以上职称的基础上,有相应的工作经历,主要是指大学或高等学校教师从事本职工作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报考教师类职称的考生,要求至少有三年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经历,其中持高级职称者至少有一年以上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经历。
5、报考要求:报考副高职称考试的考生,需要提交有效的身份证件及相关证书。报考教师类职称的考生,需要提交有效的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高级职称证书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证书等。
六、2023河北职称评审时间流程
河北省2023年的职称评审的具体时间流程尚未公布,但一般来说,评审流程大致如下:
申报阶段:申报人员需如实填写申报信息,并扫描上传清晰的材料到河北省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信息系统。申报材料应真实、准确、规范、有效,且完全符合申报参评条件。
推荐阶段:用人单位要根据省统一要求的职称工作规范和程序开展工作,严格进行推荐。
审核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对申报材料和推荐的候选人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保证评选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评审阶段:由高级评审委员会进行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具体的时间节点和步骤,还需等待官方发布的详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