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政治必修有几本
必修4本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
选择性必修3本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
选修3本书:《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
选择性必修的三本书中,新知识增加最多的是《法律与生活》,几乎都是新知识。另外两本的内容与上一版的人教版教材选修课本有高度重合。
二、高中政治必修顺序
必修1《经济生活》比较重要,往往最早开始复习;必修2《政治生活》比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更重要,必修4《生活与哲学》比必修3《文化生活》更重要,所以往往将必修2《政治生活》和必修4《生活与哲学》分别放在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必修3《文化生活》的前面。
三、高中政治要学哪几本书必修选修都要讲什么也要
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选修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经济学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四、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如下:
商品和商品经济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制为代表,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地位: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的作用: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可以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企业和公司的作用: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公司是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合格的经营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质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
五、政治,必修四七八课知识点
1、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征是什么?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2)联系具客观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3、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是什么?(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根据联系和实践的关系,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要求是什么?(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1)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2)关系:(1)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6、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1)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7、发展的普遍性是什么?(1)自然界是发展的。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8、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10、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2)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和过时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4)因此,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1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1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13、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14、什么是量变和质变?(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都是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2)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15、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做?(1)关系: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2)要求:一、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二、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的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六、高中政治必修一,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