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旅游文化(青海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一、青海湖景区的历史文化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景区碧水共长天一色、水鸟伴湖鱼起舞、雪山同飞云相融,这就是青海湖。在博大壮丽中不失俊秀温柔,磅礴奔放中不失含蓄委婉,位列“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她当之无愧。碧波万顷的青海湖似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蓝天白云、高山草原间。万鸟翔集的鸟岛、风情万种的金银滩、幽远沧桑的三角城遗址、一望无际的百里油菜花海、缥缈神秘的海心山、多姿多彩的二郎剑景区、让中国人挺直了脊梁的“原子城”,诸多国家级、世界级的风景名胜,使青海湖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者的天堂,其不可复制性、原生态性、差异性和富集性,使青海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1992年,青海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中著名的湿地保护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列我国八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2006年被建设部列入国家自然遗产名录;2007年初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级旅游风景区,同年在2007博鳌国际论坛上,青海湖景区被授予“国家旅游名片”称号。

景区由二郎剑、鸟岛、沙岛、仙女湾、金沙湾五个景区组成。

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属于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裂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日月山强裂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1955~1988年湖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约10厘米。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4%。六月会

热贡藏乡“六月会”是流传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习俗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至廿八日定期举办,热贡群众广泛参与。它蕴含着宗教历史、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充满了神奇与欢乐。

“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上背扦”和“开山”。“上口扦”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上背扦”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独特节奏的龙鼓、粗犷优美的舞姿、多彩华贵的服饰、神秘虔诚的祈祷,给喜庆丰收的热贡藏乡带来了欢乐和浪漫。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朴实、智慧和勇敢的品格。“六月会”分为三种类型:舞神、舞龙、舞军,场面恢宏壮观,舞姿潇洒粗犷,各村轮流举办,节日盛况空前。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7月,会在青海湖举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大赛是仅次于环法等职业巡回赛的高级别大赛。在为期9天的比赛中,行进总距离1300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这对运动员耐力和技巧的极大考验。

二、青海十大旅游景区都是哪些

青海十大旅游景区:青海湖,塔尔寺,互助土族故土园,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二郎剑景区,老爷山,玛多黄河源旅游区,坎布拉,可可西里景区,结古寺。

1、坎布拉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000多公顷。公园内分布着坎布拉乡所辖七个藏族村社,人口1800人。设有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接待处,隶属尖扎农林水利局管理,工作人员21名。

2、老爷山

老爷山,又叫元朔山、北武当山,距西宁市30公里,因山峰顶部建有太元宫(即关公庙),庙内雕塑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位于西宁市北35公里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莲河畔(北川河),山顶部海拔2928米,相对高差近500米,是西宁附近山势雄伟,风景最优美的山峰。

3、可可西里景区

可可西里景区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这里全年气候严寒,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类根本无法长期居住。

4、二郎剑景区

二郎剑景区位于青海湖的东南部,现今已发展成青海湖最重要的景点之一。二郎剑有着以草原、沙滩、动物为主的生态自然资源,民间的文化活动贯彻其中,使得二郎剑景区成为了青海湖旅游区里一颗耀眼的明珠。

三、青海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一、旅游特色

青海省内以湖泊,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众多。汉,藏,回,蒙古,土,哈萨克,撒拉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旅游景点丰富,主要景点有:

1、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每年春季有约10万只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飞来的十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甚为壮观,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为亚洲罕见。

2、茶卡盐湖

位于青海乌兰县茶卡镇,蒙古语为“达布逊淖尔”,是青海省的主要盐产地。与国内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自1980年开发以来,茶卡盐湖景区已发展成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3A级新型景区。

3、东关清真大寺

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画梁雕栋,玲珑精致。寺院平时可容3000名教徒礼拜。

4、瞿昙寺

位于海东市乐都县,是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筑。为藏传佛教寺院,其总体结构布局和北京故宫相仿,人称“小故宫”。拥有历史悠久的壁画和石雕,以佛教为主题,技法纯熟,色彩鲜艳。

二、饮食特色

青海的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作到色、香、味、形,都与各民族的古风乡俗,边塞风情融为一体。即使是一些源自内地的食品,在青海也经过创造和改良,融入一种浓厚的高原气息。青海特色美食有:

1、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青稞酒产地: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2、手抓肉

手抓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抓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用手抓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牧区已成为一种定规。

3、尕面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

4、青海老八盘

老八盘,即青海地方风味宴席,是青海高原河湟谷地独特上乘宴席菜肴,它以特有的菜品和韵味,独树一帜,在青海高原河湟谷地享有盛誉。“老八盘”由凉菜八种、热菜八种等组成,尤其热菜为代表。它以炖、烧、炒、蒸、煮、熘、炸为主的烹饪技术菜品;形成了青海高原河湟谷地多种的菜馔佳肴。

三、少数民族特色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其中有5个藏族自治州。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2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8%,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作为名族地域的曲种之一。传统上在秋收季节之前的农历四五六月里,举行花儿会。会期四到五天,各地举办时间不一,会场摆设擂台举办歌手大赛。当地百姓也可以登山对歌,即兴演唱,题目不限。

四、气候

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

五、产业

青海是畜牧业较发达的地方,牛羊肉类和奶制品也很多。到青海的小地方旅行更能品尝到正宗的高原菜肴。

扩展资料

青海旅游注意事项:

1、尽可能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等,也需备有防治感冒的药物、抗菌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以防万一。

2、由于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发急性高原病。

3、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4、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

5、在高原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6、要文明旅游,自觉遵守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海

参考资料:青海省人民政府-高原旅游注意事项

关于青海省旅游文化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