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肖申克的救赎书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埃德温·金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收录于小说合集《四季奇谭》中,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该作讲述银行家安迪,被当作杀害妻子的凶手送上法庭。
二、肖申克的救赎小说讲解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以人性和自由为主题的小说。1.故事中主人公安迪因冤狱在肖申克监狱度过近二十年牢狱生涯,但他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保持着希望。2.故事中描写了监狱中的黑暗、残酷、腐败,以及在人性最丑陋的地方依旧存在光明和美好,最终安迪凭借坚持和努力实现了自由的追求。3.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个狱友逃狱的故事,更是关于希望、自由、人性、囚禁和拯救的探讨。因此,肖申克的救赎小说给我们带来了对人性和自由的思考,他提醒我们即使在困苦与黑暗之中又多么渺小的一盏微光,也应该坚定自己的信仰,努力追寻内心的明亮,成为光亮和温暖的源泉。
三、肖申克的救赎原文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Andy)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
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
瑞德(Red)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他成为了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就赌谁会在第一个夜晚哭泣。瑞德认为弱不禁风、书生气十足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两包烟。但同时也使瑞德对他另眼相看。
好长时间以来,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触,在大家抱怨的同时,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一个月后,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小的鹤嘴锄,他的解释是他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他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国际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影星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一次,安迪和另几个犯人外出劳动,他无意间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上税的事。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使监狱官合法地免去这一大笔税金,做为交换,他为十几个犯人朋友每人争得了三瓶Tiger啤酒。但他没有喝,只是静静坐着微笑。瑞德喝着啤酒,说多年来,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申克监狱长沃登洗黑钱的重要工具。由于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长,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监狱生活非常平淡,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情来做。安迪听说瑞德原来很喜欢吹口琴,就买了一把送给他。夜深人静之后,可以听到悠扬而轻微的口琴声回荡在监狱里。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两个月的严重惩罚。而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长却设计害死了知情人!
四、深度讲解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不仅是精彩的越狱故事,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喻。斯蒂芬.金想告诉读者的是:
1.困境下精神的富足,远远胜过物质的富足。僵化而强大的监狱体制会让人灵魂麻木,安迪之所以愿意用两周的禁闭,换来享受音乐的短暂一刻,只是渴望唤醒自己和大家关于正常人生活美好回忆,保持重获自由信念的一种方式。他坚持不懈地给州长写信申请资金,扩建丰富了图书馆,还帮助囚犯汤米通过自学考试,以期改变他的命运。哀莫大于心死,过去爱吹口琴雷德入狱30年后,而今觉得已经没有意义。安迪通过自己的行为不断影响了雷德,特别送了他一支口琴,以唤醒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肖申克,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体制和思想虽是无形的,但对人的束缚却如肖申克的高墙困住了身体,也困住了的灵魂。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戒备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是禁锢人身体的牢笼,但很多时候困住人们心灵的,却是画地为牢,看不见摸不着的围墙。
因为很多人三十岁就死了,只不过七八十岁才埋,余下故步自封的人生,陷于无限重复中,最后悄无声息地消失。
就像小说中的布鲁斯克,虽也爱喂鸟,却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上吊自杀,而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条件恶劣的养老院中离世。
3.世上没有什么能关住一个自由的灵魂,除了他自己。
电影里的结局是美好的,安迪和雷德在墨西哥,蓝天碧海浪花一朵朵齐华坦尼荷的海边,过上了狱中向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让观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小说并不这样完美,雷德只是穿过了墨西哥的边界线。肖申克是一个隐喻,象征着他超越了僵化的认知局限,挣脱了心灵的牢笼,显然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因为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安迪这样强悍的拯救者很难遇到,唯有强大我们的内心,学会坚强以对。否则,哪怕人离开肖申克,一辈子都走不出心里的肖申克;身体走出监狱,一辈子也走不出心里的牢笼。这正是作者斯蒂芬.金想要表达的深刻主题。
其实,《肖申克的救赎》也救赎了作者斯蒂芬.金。
五、肖申克的救赎什么意思
其实对于故事情节来说,我想每个人都看过这么的一两遍,而主人公的那种精神却不谁都可以拥有的。对于人物设定来说,年纪轻轻的人能当上银行的副行长,肯定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不俗之人,而对于一个这么优秀的人来说,当他因为妻子的死而被误判到监狱时,他的表现是镇定的,对于在监狱待了很久的监狱徒都很震惊,他怎么可以如此的镇定。而对于男主来说,虽然他表现的很镇定,但是对于他的内心来说,他是不干的,他是不想在这里待上一辈子的。
或许是人的天生惯性,一旦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再也不想换地方了,电影的许多地方都是我们平常思考不到但是又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对于电影中的普通囚徒来说,住了很多年的监狱,他们已经适应了监狱中的生活方式,一旦被放出去,反而适应不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中,他们就打算在监狱中待一辈子,所以在电影中的那个图书管理者才在最后选择自杀,因为他已经在监狱里待了大半辈子,突然出去各种的不适应,没有亲戚,年老,最后选择了自杀。
男主角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一直在等待,他让自己的好友为自己在监狱外找了一个小锤头,但是好友的内心不解,因为想要靠这个小锤头砸出监狱是不可能的,可这么小的锤子也没有什么作用,男主告诉他这是他雕刻石头的,于是所有人都被这个正大光明的理由骗了。因为每个人都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么小的锤子是逃不出去的,但是斯蒂芬金就是要大跌你的眼睛,就是告诉你,男主就是靠着这把破小锤头逃出了监狱。
其实对于电影来说,增加了很多条线索。也给我们表现出了人性并不是那么的简单。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在监狱中好好的生存,他开始帮监狱长洗黑钱,而对于洗黑钱的道理,是正常人无法理解的,而洗黑钱的步骤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但是这样是有利有弊的。所以接下来就是当他得知自己的证人也在这座监狱,并愿意为他提供证词的时候,证人却被监狱长杀死了,因为作为一个正常人,监狱长怎么会让一个帮自己洗黑钱的人逃出监狱呢!所以电影的剧情开始了下一阶段。
男主角还是像往常一样的淡定,依然帮着监狱长洗着黑钱,因为他在等待时机,等待时机逃跑。或许聪明人的脑洞与我们正常人的脑洞是不一样的吧,想想正常人,肯定在监狱里被磨灭的没有了希望,但是男主依然拥有他的信仰。因为有着良好的人脉关系,他拥有了一张美丽女士的海报掩藏住了洞口,而洞口就是用着别人认为不可能凿开监狱的锤头,我们不敢相信,这是多么永恒的决心和信念啊,趁着下雨的夜色,他从下水道逃出了监狱。
逃出监狱的那晚下着雷雨交加的夜晚,在下水道出口的小坑旁,伴着暴雨的那声呐喊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了,作为观众的我也在荧幕外边喘了一口大气。在监狱里憋屈了那么多年放在谁身上,谁都会这样大声的叫喊的。而作为正常人的价值观,没有什么所谓的以德报怨。都出了监狱当然是选择报仇,于是他把监狱长洗的黑钱全都取走,也曝光了局长的黑钱内幕。局长发现男主安迪带着重要的东西逃走的时候,基督教的惩罚的句子显得格外的大。当记者们蜂拥而至局长室,局长选择最后得自杀,以留下最后的尊严。
主人公一直拥有着别人没有的自由之心,他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麻雀,他不是金丝雀,不属于笼子,他只属于天地间,如果被抓到笼子里,他只会想办法逃跑,找回自己的自由,最后男主逃到了墨西哥的海边,他就是该这样的生活的,对于他而言,他是没有犯过任何罪的,他就应该去过他想要的生活,他就应该去他想去的墨西哥的海边,拥有自己的小船还有小木屋去生活。
对于广大的观众来说,男主的至上确实比我们正常人的智商要高,但是更重要的是坚持,要有着被上帝所玩弄但是也要拥有与上帝斗争的心,不屈不挠,在困境中镇定下来,然后梳理一下自己应该如何生存。而男主作为好友,他也是称职的,在自己的好友重蹈覆辙要自杀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那封信,让他重拾了生活的希望,当最后在海边相遇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感动,是释然,是怀念,是感激,五味杂陈,说不出来的感觉让观众感动。
这个电影当我第一次看完的时候,感觉剧情还有这种操作,拓宽了我的眼界,更让我知道了正能量的传播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正义与黑暗并存,一种佩服从内心涌起,这个电影完全可以当做人生路上的指明灯,虽然灯光微弱,但却可以持久长明。
六、肖申克的救赎结局有几种
《肖申克的救赎》有两个不同的结局,分别是小说结局和电影结局。
在原著小说中,并没有安迪和瑞得拥抱的镜头。结局是瑞得的那一串排比句:
我希望海水跟想象中的一样蓝,我希望能见到老朋友,我希望......
而在电影中,导演加了一个拥抱的镜头。结尾处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美满结局的感受,添加了瑞德违反了条令去找安迪,和瑞德一起在海滩的镜头。这样的结局才被观众接受。满足了安迪和瑞德的人生圆满幸福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