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结果报告(审计报告与审计结果报告的区别)

一、企业不出审计报告的原因

无法提供审计报告的合理说明有以下三点:

一是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地方和国家税务机关规定为理由;

二是以开业时间较短、业务基本没有开展为理由;

三是由于内部情况延缓提交审计报告。

以上三点也只是说明能合理延缓提交审计报告,该交的时候,还是必须按时提交。

二、审计报告可否公开

审计报告是否公开要看审计单位是否涉及一些秘密内容。比如说,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来说他每年的审计报告是必须要对外公布的,以便于社会股东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对于市财政局局长的离任审计报告由于涉及到市政府的很多秘密数据,因此不能对外公开。

三、审计公司审计结果法律效力

审计局出具的最终审计报告是国家审计机关派出的审计组出具的文件,不具备法律效力;审计局依据审计报告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才具备追究行政责任的行政效力;涉及到触犯刑律的违法行为,需要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审计局只有移送案件线索给司法机关的权力,没有追究犯罪的直接责任与义务。

四、审计报告与审计结果报告的区别

区别如下:

报告对象和目的不同。审计结果报告的报告对象是本级政府首脑,其目的在于促进各级政府加强对本级财政收支的管理;审计工作报告的报告对象是本级人大常委会,其目的在于强化合计人大常委会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监督。

报告的主体不同。审计结果报告的报告是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工作报告的报告人是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是受政府委托向各级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

五、对审计结果有异议怎么办

对审计结果有异议应该通过正常渠道提出来。并出具对异议问题反对的依据证据。

审计报告实际上的审计人员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财务总账,明细账及相关资料,再根据中国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再依据自己的职业判断出具审计报告,如果在报告中出具有保留意见的报告,必定有审计人员的理由,如果对审计报告有异议,就直接提出来。

六、会计科目错误审计结果怎么写

根据审计结果,发现会计科目错误的情况需要详细描述。首先,说明错误的具体科目和金额,然后解释错误的原因和影响。

接下来,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以纠正错误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最后,总结审计结果,强调错误的重要性和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管理层应采取的措施。

审计报告应准确、客观地反映会计科目错误的情况,并提供有关改进的建议,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