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猴子定理(无限猴子定理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猴子效应的原理

猴子定律是这样的。他们把五个猴子放在一个大笼子里面,里面有一个梯子,上面放着香蕉。每当有一个猴子爬上去拿香蕉的时候,实验人员就会用冷水泼其他的猴子,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只要有猴子想爬上去拿香蕉,其他四只猴子就会殴打那一只想要上去的猴子。就这样没过多久,就算梯子上的香蕉再怎么诱人,也不会有猴子上去拿了。

接着,实验人员带走了一只猴子,然后重新放进去一只新猴子。新猴子进去后,自然想去拿香蕉。然后就被另外四只猴子殴打了一顿。被打的猴子自然很茫然,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打,但是他知道了,这个香蕉不能动。

然后,实验人员有换了一只猴子进来。跟之前一样,如此,再接着换。直到最后,原来的五只猴子都被换出来了,里面留着的是五只没有被浇过冷水的猴子。但是这五只猴子,也都不会去拿香蕉。但其实,这五只猴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拿香蕉,只是知道大家都这么做,所以自己也这样做了。这个实验直接证明了社会群体的影响。

二、猴子定律效应

猴子定律是这样的。他们把五个猴子放在一个大笼子里面,里面有一个梯子,上面放着香蕉。每当有一个猴子爬上去拿香蕉的时候,实验人员就会用冷水泼其他的猴子,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只要有猴子想爬上去拿香蕉,其他四只猴子就会殴打那一只想要上去的猴子。就这样没过多久,就算梯子上的香蕉再怎么诱人,也不会有猴子上去拿了。

接着,实验人员带走了一只猴子,然后重新放进去一只新猴子。新猴子进去后,自然想去拿香蕉。然后就被另外四只猴子殴打了一顿。被打的猴子自然很茫然,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打,但是他知道了,这个香蕉不能动。

然后,实验人员有换了一只猴子进来。跟之前一样,如此,再接着换。直到最后,原来的五只猴子都被换出来了,里面留着的是五只没有被浇过冷水的猴子。但是这五只猴子,也都不会去拿香蕉。但其实,这五只猴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拿香蕉,只是知道大家都这么做,所以自己也这样做了。这个实验直接证明了社会群体的影响。

从很早以前的抢盐事件,到后来的大蒜,绿豆事件等。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大肆收购然后囤积起来。有人知道,是因为听说要涨价,还有的人,连原因都不知道就跟着做了。然而,这种盲目的跟风不就正是这群猴子嘛?因为大家都在做,人云亦云的事情屡见不鲜。根据这个理论,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何舆论总能瞬间就爆炸开来?为何很多事情越说越真却到最后才发现是假象?这其实就像这个香蕉一样。香蕉就是事情的真相,这是实验人员放在这里然后做的实验。如果猴子们能够发现,也就不会发展到后来的猴子连为啥都不知道。所以说,跟风是愚蠢的做法,要看清事情的真相,再去考虑你要做的行为。

三、无限猴子定理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是错的。

从两方面思考

一、定理客观条件无效。

定理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无限时间,一个是随机事件,猴子打字应该代表的是随机事件。

无限时间虽然现实条件不支持,但可以假设。

但是真随机真的存在吗,按照我们正常的逻辑思维,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可以分解成无数的前提条件,虽有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前因的。

如果不存在真随机,我觉得假设逻辑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法形成定理。如果是伪随机,在无限时间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无限循环,无限时间在无限循环面前毫无意义。

虽然各种理论说存在真随机的,例如量子力学、微观粒子运动、放射性元素衰变之类的。

我没有深入了解这些理论,但是个人粗浅的认为真随机是无法被证明的,如果存在一个随机源,那么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以它为前置条件的事件也变为随机,然后无限扩散,互相影响

到最后不可能形成我们现在这个有逻辑的世界,也不存在什么前因后果和推理了,今天=明天,1+3=2都可能发生,也没有合理不合理的概念,因为有随机因子存在。

再说这个无限猴子定理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真随机本身就能否定我们的逻辑推理。

二、定理错误

第一个你可能觉得有点杠,那退一步讲,当做猴子打字是真随机。

我们来逻辑推理一下:

1、因为打出莎士比亚的概率无限接近于0,但毕竟不等于零,所以在无限时间的条件下,打出莎士比亚的概率无限接近于1。

2、虽然无限接近于1,但毕竟不等于1,即使你时间再无限,它也不可能等于1,只能是99.9999...%。

3、也就是说,总会有1-99.9999...%的可能(无限接近于0)猴子永远也无法打出莎士比亚。

4、所以,有可能猴子在无限时间的情况下打字永远也打不出莎士比亚,虽然概率越来越小,但永远不可能为0。

结论:

“让无限只猴子在无限长的时间内随便按打字机,一定可以打出《莎士比亚全集》”

这个定理如果理解成[有可能打出莎士比亚]是没问题的,但是理解成[一定会]那就是错误的,因为也有概率永远也打不出来。

但是你不觉得

[有可能打出莎士比亚]

这是废话吗,因为猴子打字是真随机代表的就是打任何字母序列(包括莎士比亚)都有概率,否则就不是真随机了,既然都已经说有概率了,有概率本身不就等于有可能吗?为什么还要强调它。。另外,既然只是有可能,那这条定理中的无限时间条件意义何在,即使不是无限时间,只让猴子按照莎士比亚的字数打一次,它也是有可能打出完整的莎士比亚的,连目录和页码都丝毫不差。

我猜现实世界中,很多程度描述为99.9%之类的措辞,不会说一定,就是这个原因吧,例如基因鉴定什么的,两个基因完全一样的非父子关系的人从概率上来说是可能存在的,两片相同的叶子也可能会存在的,只是概率无限接近于0。但0和>0有本质区别。

四、薛定谔的猫等十大理论

世界十大悖论:费米悖论、乌鸦悖论、黄油猫悖论、芝诺悖论、霍金悖论、理发师悖论、外祖母悖论、上帝悖论、说谎者悖论、伊壁鸠鲁悖论。

一、费米悖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如果有地外文明早在我们之前数百万数千万年前就已经能够星际旅行,那么为什么我们至今为止没有发现它们存在过的迹象?如果真有外星人,它们在哪呢?这就是费米悖论的核心论点,是世界十大悖论中最让人细思极恐的悖论,它们在哪儿!?

地球在宇宙中是比较年轻的星球了,如果其它的星系也有文明存在,很可能已经比地球早上个千万年甚至是数十亿年。想想地球的文明发展那么久的时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果地外文明真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人类现在找不到关于外星人的丝毫踪迹呢。

二、乌鸦悖论

乌鸦悖论也叫做亨佩尔悖论,是德国逻辑学家亨佩尔为了说明归纳法违反直觉而提出的悖论。亨佩尔举了一个例子:“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论断。我们可以出去观察成千上万只乌鸦,然后发现他们都是黑的。在每一次观察之后,我们对“所有乌鸦都是黑的”的信任度会逐渐提高。归纳法原理在这里看起来合理的。

现在问题出现了。“所有乌鸦都是黑的”的论断在逻辑上和“所有不是黑的东西不是乌鸦”等价。如果我们观察到一只红苹果,它不是黑的,也不是乌鸦,那么这次观察必会增加我们对“所有不是黑的东西不是乌鸦”的信任度,因此更加确信“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

三、黄油猫悖论

一片只有一面涂满黄油的吐司,加上一只猫咪,两者结合竟然有可能成为永动机!?这就是著名的黄油猫悖论,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单独的黄油吐司和猫都能够实现一面落地的情况,但是将两者绑在一起,却发生了质变,所以永动猫是不存在的。

四、芝诺悖论

所谓的芝诺悖论在正常人眼里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个悖论涉及了时间与空间的问题。比如你永远都追不上一只乌龟,一支被射出去的箭实际上是静止的。

五、霍金悖论

在当代科学家中,霍金已经被当做神人一样的存在,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世界的关注,霍金预言可能正在慢慢实现。霍金研讨除了宇宙黑洞理论,后来又发表了霍金悖论来推翻自己的研究成果。据霍金悖论介绍,一个人掉入了黑洞在他人的眼中可能会永远定格在黑洞最深处,因为那里时间是静止的。

六、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悖论是罗素悖论中的一个典型,因为这个悖论以理发师作为例子而闻名世界,甚至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而这个悖论探究的终极问题是,这个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刮脸,就这样一个简单地故事,却将数学家康托尔的集合论搅和的一团糟。

七、外祖母悖论

所谓的外祖母悖论,其内容是说,假如你可以通过虫洞回到过去杀死怀有你母亲的外祖母那么你的母亲就不会出生,因此你也不可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又是谁回到过去杀死了你的外祖母呢?

八、上帝悖论

在天主教徒的眼中,上帝就是万能的,所以有人就造出了上帝悖论来让他们解释,核心内容就是让上帝创造一块自己搬不动的石头,这个问题的精妙在于不论是回答能还是不能,都证明了上帝不是万能的,但是以人类的眼光去看上帝,就像蚂蚁看人类一样,太肤浅了。

九、说谎者悖论

说谎者悖论是至今都绕不过来的一个精彩悖论,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无数学者沦陷其中。“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的”,这就是说谎者悖论的核心论点,你细细的思索一番之后,压根就搞不清楚这句话到底是真还是假了。

十、伊壁鸠鲁悖论

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就是既无能又坏;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