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五个责任体系
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思想认识,不断改进安全监管,
1、安全监管责任
2、全面压实党政领导责任、
3、属地管理责任、
4、部门监管责任、
5、企业主体责任和员工岗位责任,
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以安全投入为保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遵循哪些原则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管安全原则制定的。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三、企业应当依法履行的安全管理责任包括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主要包括制度管理责任、人员管理责任、现场管理责任、事故报告责任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四、公司每年至少几次对生产安全责任制度进行
至少三次。
公司每年至少要召开三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会议,一般情况下,年初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对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计划和部署,第二次是年终对半年的安全生产进行总结,对下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形势分析和部署安排,第三次是年终对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五、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包括哪几种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
六、国家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责任制是指在国家安全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形成多部门协同、多层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国家安全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责任主体,确保各级主要领导班子对国家安全工作负总责,并将国家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领导的重视和指导。
2.划分职责权限: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能权限,明确其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包括安全防范、信息收集和分析、危机应对等各个环节,确保各方面职责分工明确、衔接顺畅。
3.加强协作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工作协调,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合力。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社会力量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局面。
4.高效执行措施: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指导和措施,包括制定各项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和处置方案,确保国家安全责任的有效执行。同时,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和威胁。
5.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安全责任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强化对责任主体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同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评估和分析,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需要强调的是,国家安全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应根据具体国情、地方实际和安全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切实负起责任,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国家安全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