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是多少岁(襁褓指几岁)

一、襁褓中的婴儿是什么意思

1、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2、借指1岁以下的婴幼儿。

3、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襁褓,读音:【qiǎngbǎo】

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緥,犹坐收系郡邸狱。"

造句:

宁可扼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也不要让未出场的欲望滋长。

他们的伊思奇勒想像的事物,我们在襁褓中的孩子们都能感觉到。

她把手放在我的手里,对我很相信,好象从襁褓中就同我相识似的。

他和伊娃麦克默罗所生的独生女伊萨贝拉德克乐尔尚在襁褓中。

冲破你的襁褓,我的心啊,出来吧!

二、襁褓是什么意思

襁褓3个意思是:

1、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2、指婴幼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襁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iǎngbǎo。亦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

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例句:母亲历尽辛苦,把他从襁褓中抚育成人。

三、襁褓指几岁

襁褓指1岁以下的婴儿。

在古代的时候,通常不满周岁的小孩子会被称为襁褓,襁褓也可以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意思就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通常指婴幼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四、孩提是指2~3岁的儿童,那而立呢

而立指的是三十岁,语出《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三十而立并非三十岁成家立业,这里的"立"是指学业的根基已经树立,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不会被外力所动摇。

五、襁褓是指多大的孩子

是指未滿6个月的新生孩子。因为新生儿是弱不经风的小婴儿,需要父母和家庭人员的细心照顾才能茁壮成长。所以都把婴儿放在襁褓中。

六、襁褓,垂髫,豆蔻,束发各指多少岁

襁褓:泛指1岁以下幼童

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

豆蔻: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束发:指青少年。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常指男子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