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九项内容)

一、监察制度是什么

监察制度,政府内部设立专门机构,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以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行全面监督检查的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是政府专司行政监督职能的专门机构,负责对政府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纪违法行为进行监察。

二、五坚持五建设是什么

五个坚持的内容是: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五个坚持”是党办干部的行为准则,对加强各级党办机关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五大建设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三、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九项内容

1、立足教育抓预防,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预防腐败工作中起着奠基和先导作用。在实践中,该行始终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探索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育的说服力,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

2、完善制度抓预防,创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预防腐败工作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环节,是防腐败工作起到实效的根本保证,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力措施。

3、强化监督抓预防,创新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和监督是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该行通过突出重点、完善手段、健全体系,努力创新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认真落实监督工作,切实增强监督的制衡力,使监督成为预防腐败的一个有力武器。

4、建立健全防控廉政风险制度。

要针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

5、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利益冲突回避制度,重点完善公务回避、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公职人员行为限制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

四、五个一是什么制度

五个一工程指的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文艺作品领域评选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一部好的理论文章。同时自95年起,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广播剧列入评选范围,继续沿用“五个一工程”的名称不变。

五、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

《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防治腐败”。这个观点,在理论界早有讨论,在反腐倡廉实践的具体工作中也早有探索,但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明确下来尚属首次。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推进各项有利于防治腐败的改革。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并不断取得成效,滋生腐败的土壤将逐步被铲除,腐败生存的空间将尽可能压缩,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将日益形成,防治腐败的成效将随之显现出来。

总之,把以发展为目的的改革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是《实施纲要》最高明的一招。

六、党风廉政建设三位一体指什么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滋生腐败,党中央要求全面建立落实对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的预警、防范、监督"三位一体"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预警就是事先梳理廉政风险点,厘清权力运行边界。防范就是加化事中规范,细化措施杜绝风险。监督强调全过程防范,建立健全追责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