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通史第73集主要内容
中国通史第七十三集海上丝绸之路
从大漠草原上兴起的蒙古帝国,迅速向外扩张,很快,其势力范围就横跨了大半个欧亚地区,从13世纪中叶,忽必烈即位后开始的一个世纪,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这个庞大的帝国疆域空前辽阔,延伸到许多地区,越过中国广大的农耕定居文明地区,元帝国的统治者发现,另一片更浩瀚的世界等待他们去征服,蓝色的海洋。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域辽阔,群岛环列,同时,复杂多变的陆地政治、军事格局,也使得元朝统治者特别关注海上交通。通过远洋航行,维系海上交通,支持海上军事行动,展开大规模的海上贸易,由多条海上通道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变得空前活跃,一个航海的黄金时代来临了。
这里是中国的东南沿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的渔民们会经常打捞上来一些碎瓷器,这些瓷器是从哪里来的,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幽深的海底世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考古学家们在这一带海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发现,2007年,一艘双甲板海船在广东被打捞上来。这是一艘南宋初的海船,长约30米,宽10米,是目前发现的保存完好的最大宋代海船,这就是著名的南海一号,它被存放于号称水晶宫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孙健:现在我们知道的,这条沉船上基本上是以瓷器、铁器、金属器为主的货物,包括铜钱这种货物,也是传统的,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货物品种。
在南海及周边海域,大批沉船及文物不断出水,仅仅是在东南亚国家正式登记的、已打捞出的沉船地点,就有118处之多。发现沉船的海域,是古代中国东海、南海通往印度洋、波斯湾的必经之地,在宋元时期,这里已拥有相当繁荣的航线
二、丝绸之路是开始于什么时候
丝绸之路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是一条从中国陆地上的西北方向和南方向,延伸至中亚地区、印度次大陆、波斯、阿拉伯半岛,再向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的古代贸易路线。
其主要经由中国的敦煌、张掖等地进入塔里木盆地,从那里向南、向西伸展。这条路线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路线,还起到了文化和政治的纽带作用。
丝绸之路成为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多个国家在它连接之下建立交流往来的机制,不断沟通各自的言行风俗以及相应的文化形态,共同谋求共赢。
三、丝绸之路的路线10个字
《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写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有关资料,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四、林汉达张骞探险的内容概括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恐怕是汉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五、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丝绸之路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主要内容:本文生动地描绘出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的一幕,展现了西部文化的灿烂和辉煌.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大道,还是中国与欧亚各国的友谊之路.《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据史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汉使回国时,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繁荣景象.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六、丝绸之路上中外交通的具体内容
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