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台山简介
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它是中国佛教七大名山之一,历史悠久,是中国知名的古刹之一。五台山分别是东岳、西岳、南岳、北岳和中岳五个部分,拥有大量古代寺庙、塔庙、石窟和石刻,收藏了大量佛教经卷和文物珍品。五台山也是中国著名的红叶景点之一,每年的9月到11月,红叶美景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总之,五台山以其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旅游胜地。
二、一句话介绍五台山
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拓展资料:
五台山原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曾建有紫府庙,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三、南京五台山介绍
五台山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主城内中部偏西地区,因山顶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传山最早为5个台形岗地组成,故名。
清朝时,五台山为丛葬地,山上有著名文学家袁枚之墓。民国初年,山下有关帝庙,香火旺盛;同时,五台山成为西方人聚居地之一。日军侵占南京时,此处为难民区,后改建为居民区,以近五台山得名。建国前夕即有五台山(居民区)名,沿用至今。
四、山西五台山为什么被称之为金五台
因为这四座山和四位菩萨有关,是佛教四位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原因介绍: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土的信徒从众多的菩萨中选出三位,组成“三大菩萨”,又称“三大士”,即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后来又加上了地藏菩萨,变成“四大士”。
文殊菩萨代表大智,观音菩萨代表大悲,普贤菩萨代表大行,地藏菩萨代表大愿。中国的信徒们为他们建立了各自的道场,又称"四大菩萨道场"即中国四大佛山。
故有“金五台(文殊菩萨道场),银普陀(观音菩萨道场),铜峨眉(普贤菩萨道场),铁九华(地藏菩萨道场)”之说。
《普陀山志》称:“佛经称地藏、文殊、普贤、观音诸佛道场,曰地、火、水、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峨嵋,火也;五台,风也;普陀,水也。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五台山被称作“金五台”,是因为五台山本身的历史、佛教文化是众多佛教名山中出类拔萃的。五台山上,青庙(汉传佛教寺院)、黄庙(藏传佛教寺院)比邻而居,这两所寺庙的存在,说明了五台山不仅是汉传佛教的圣地,同时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普陀山被称为“银普陀”,是因为观音菩萨的大名,所以普陀山位居次序,是没有争议的。普陀是梵文“补怛洛伽”的简称,在佛教经典中,“补怛洛伽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被称为“铜峨眉”,是因为峨眉山传说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地位自是弱于观世音菩萨。并且峨眉山的名气,更多的是来自文人墨客以及它的风景名胜。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让多数的人对于峨眉有着向往之情。
九华山被称为“铁九华”,是因为作为四大名山中相对弱势的一座山,九华山的地位,得自新罗高僧“金地藏”。盛唐时,“金地藏”渡海到大唐,在寻寻觅觅中,找到了九华山这处仙山。当初的仙山却是荒山野岭,于是,新罗僧人“暴霜露,斩荆棘”,生生开辟出一片山中佛国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大菩萨道场
五、五台山的讲解词
首先先赞叹大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今天要踏上前往五台山的旅途,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曾发过大愿,凡向我文殊一步,必得无上利益福德。所以大家此次五台山之行,也必然能够得到文殊菩萨的保佑加持,相信此行一定会圆满吉祥。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而五台山居其首位。这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县。地藏菩萨道场是安徽的九华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观音大悲,地藏大愿,普贤大行。而文殊菩萨呢,是大智,他老人家的道场就是我们将要去参拜的五台山。佛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家也许都听说过,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就是用大智慧到达彼岸。可想而知,想要到达生死苦海的极乐彼岸需要什么呢,需要的是大智慧,还不是一般的聪明智慧,这种智慧,能断烦恼的智慧佛家称它为般若。我们的文殊菩萨,般若智慧堪称第一,号称七佛之师,曾是七尊古佛的老师,学生都成佛了,老师还非常谦虚的作菩萨。虽然是菩萨,但他的大智慧大家可想而知也。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今天我们将要去的五台山古时称作清凉山,为什么称清凉山呢,一是因为五台山山势海拔很高,尤其是它的几个台顶,既使夏季也有可能见到白皑皑的积雪。所以自古以来,五台都是避暑朝圣的胜地。想当年康熙皇帝就曾经五次前往参拜五台山,当然据史料记载,他五次前来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要找寻他的父亲,那就是相传在五台剃发出家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大家都看过《孝庄秘史》吧,那个片子拍得顺治没有出成家,虽有意愿,但没遂愿。当然顺治出家根本起因不是想要超越轮回,度脱苦海乃至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他是因为他的爱妃去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所谓的心灰意冷。反正顺治是否真的出家,这是一个清史之迷。但是,康熙五次前访五台山多少说明了些什么,并且史书记载其中一回孝庄太后还一同前往,但因年事以高身体不适中途而返。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顺治题到墙上的一首出家诗,名义上是顺治作的,但据考证,是顺治的儿子,康熙皇帝代作的,写得非常好,境界也很高,他说:“天下丛林饭似山,衣钵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朕乃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最后一句讲什么:“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康熙为他爸爸附了这么一首诗,你说顺治出没出家,大家自已猜一猜。
前面讲的称五台山为清凉山是因为这里海拔高,夏季凉爽所以称为清凉山。其实称五台为清凉的另一个真实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五台山是佛教名山,所以到五台山参访自然离不开佛法的光辉。在佛教中,称我们人间为苦海,为什么苦呢?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了衣食住行,为了更好的发展,更多的挣钱,甚至是为了更好的小蜜,烦恼是没有止境的。这种烦恼佛家称它为热恼。而清凉山呢,也就是我们的五台山,它超出尘世热恼之外,乃一处清凉圣地。它用大智慧超越出尘世间的烦恼,另外,它不仅自已超出,还能灭度世间众生的烦热。古人常常敬称佛法为甘露法雨,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甘露法雨有什么现实功效呢,它能让众生把这个世间的苦恼看得破,认得清。让我们站得高,望得远,悬崖勒马,苦海回头。
六、五台山东南西北中台介绍
中台也名翠岩峰,中台顶巨石堆积,一色灰白、棱角分明,被称为龙翻石。传说是文殊菩萨从东海老龙王那里取来歇龙石,老龙王的五个儿子追到五台讨还,挥舞龙爪,在台顶上乱翻乱挖形成的。
盛夏农历六、七月登上台顶,满目碧翠生辉,特别在雨过天晴之后,石面望去碧翠欲滴,仿佛是巨块的翡翠,因此中台称翠岩峰。年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四度,极端最低温度为摄氏零下44度,极端最高温度为摄氏零上20度,大风日数达182天,积雪天最高达279天。这里无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