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活动记录(怎样共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研活动记录)

一、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宁波市实验小学

教研组工作记录

2003年9月——2004年1月

一、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二、关于教研工作的意见

三、教研活动计划

四、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五、教师备课情况

六、教师、学生获奖情况

七、教研活动出勤记录

八、作业批改情况

九、教研组工作总结

十、教研先进个人

教研组长:周静珠组名:高段数学教研组

教研组长职责

1、组织本组教师的业务学习,引导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进行教学工作。

2、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本组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教研课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及时总结教研成果,组织指导组内教师撰写论文。

3、指导教师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并加强检查。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观摩教学、互相听课、评课,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积极捕捉教研信息,认真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和组员的教研能力及理论修养。

6、开拓创新,带动组内教师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培养尖子生。

关于教研工作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课堂教学”为工作主线,并结合本校特点,实施审美教学、选择教学、建模教学、生活化教学等,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作要点:

课堂教学生活化,用生活理念构建教学大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超文本教学;坚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检测;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开展教学系列活动;教学要尽可能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儿童乐意接受的方式,使教学各具特色;切实抓好学困生和冒尖生的辅导工作;提倡并研究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教研活动计划

高段数学教研组2003学年第一学期教研计划

㈠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遵循学校规划发展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高段数学教研组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选择学生能接受和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选择教育;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而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㈡总目标:

⒈在期初依据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尽量使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记录有总结。

⒉尽量在教研活动中为每位老师创造机会,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⒊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学习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㈢教研活动

⒈坚持教学常规管理,使之规范有序。

⑴老师用电脑备课,使网上资源为我们所用,及时根据现代育教学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备课尽量做到:脑中有大纲、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使每学期都有代表自己教学水平、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教案。

⑵用好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上好每一节课,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

⑶认真批改作业,及时收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⑷加强辅导力度,尽量在保证下线的基础上,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关注数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

⒉利用学校名师导教的优势,提高每一个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在学期初,安排老师业务提高的计划。在邱老师的指导下,每周四教研组开研讨课,要求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安排时间听课学习,让老师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⒊组织老师学习好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方向,所以我们要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研组的活动中,安排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学习各课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新的教学参考以及教学杂志上的有关文章,从而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结构和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

4、5月份安排一次

⒋组织一次高段各年级数学思维竞赛。

在期中之后安排高段各个年级思维竞赛,以提高数学特长生的学习。

(附表:教研组研讨课的安排。)

宁波市实验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上课安排表

第2周(9。7—9。

13)周静珠刘炯乐静程红

第4周(9。21—9。27)周静珠刘炯乐静方萍

第6周(10。5—10。11)周静珠刘炯乐静程红

第8周(10。19—10。25)周静珠刘炯乐静吴红

第10周(11。

2—11。8)方萍刘炯乐静程红

第12周(11。16—11。22)周静珠张冬珍乐静程红

第14周(11。30—12。6)周静珠刘炯乐静严士俊

第16周(12。14—12。20)周静珠刘炯方萍程红

第18周(12。

28—1。3)周静珠刘炯乐静程红

每次上课都是在周四,请提前一周准备,如要调换,请事先通知。

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时间性地点内容

时间性地点内容

时间性地点内容

时间性地点内容

时间性地点内容

时间性地点内容

期初网络备课检查情况

学科数学教研组长周静珠日期

姓名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目标教案详略课件数拓展资料数备注得分

评分标准:学期计划1分,单元教学目标1分,教案4分,课件数满三分之一者可得2分,拓展资料2分,满分为10分

期末网络备课检查情况

学科教研组长日期

姓名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目标教案详略课件数拓展资料数教后感总课时数得分

评分标准:学期计划1分,单元教学目标1分,教案4分,课件数满三分之一者可得2分,拓展资料1分,教后感1分,满分为10分。

总课时数明显少于正常者扣3分,其余酌情扣分。

教师获奖情况

姓名时间项目等级备注

学生获奖情况

姓名时间项目等级备注

教师出席情况

日期姓名

作业批改情况

批改教师作业量是否及时是否订正

多一般少

教研活动总结

教研组先进个人

2003-10-23

二、2017年春季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是对你所在的小学数学教研组所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的记录,应该有专用的“教研活动记录”本,是表格的形式,按照项目填写即可。一般包括日期、周次、地点、参加人员、教研活动的内容(主题)、活动情况等。

三、数学教研课题有哪些

1、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

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3、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

4、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

5、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相关知识背景研究

6、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7、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与分析

四、怎样共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研活动记录

方法:

1.注重动手实践能力

共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研活动,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构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需要学生和老师互相配合,一起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五、数学教研的十种方法

1、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2、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迷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3、谈话法。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

4、练习法。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5、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6、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7、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实习法是学生利用一定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