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高考报名要求(2023山东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条件)

一、山东2023志愿填报指南

填报志愿时,了解相关规定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参考指南,供您参考:

1.首先,了解自己的分数和排名,根据成绩和兴趣选择专业和院校。

2.选择优质的高校是最为重要的,重点高校会根据学术和实践能力进行录取。

3.更好的选择大多是集中在院校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些学校拥有最好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

4.考虑地域因素,生源所在省份的招生政策和志愿填报规定。

5.填报志愿时要注意填报学科和专业,一般学生可以选择不超过6所院校填报。

6.确认志愿填报无误后进行提交,等待录取结果。

二、2023山东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条件

2023年山东高考报名时间:2022年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

(一)春季高考。

填报信息:2022年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

报考“3+4”转段考生及“3+4”转段兼报春季高考考生的填报时间为2022年11月22日。

资格审核:2022年11月16日至30日。

确认缴费:2022年12月1日至5日(每天9:00—18:00),缴纳报名费、春季高考技能测试费用。2023年4月中下旬缴纳春季高考知识考试费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夏季高考。

填报信息:2022年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

资格审核:2022年11月16日至30日。

确认缴费:2022年12月1日至5日(每天9:00—18:00),缴纳报名费、外语听力考试费、体育专业测试费和艺术类专业统考费,其他考试费在等级考试科目选报时一并缴纳,时间另行通知。

2023年山东高考报名入口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https://wsbm.sdzk.cn。

2023年山东高考报名流程

1.山东高考报名步骤

报名分为网上填报信息、资格审核、确认缴费等3个阶段。

网上填报信息:2022年11月9日至11月15日(每天9:00—18:00)。

资格审核:2022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

确认缴费:2022年12月1日至12月5日(每天9:00—18:00),缴纳报名费和部分考试费,其他考试费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选报时一并缴纳,时间另行通知。

三、2023年山东怎么申请高考专项计划

需要等到具体政策出台后才能确定。因为高考专项计划每年都会有调整,所以需要等到2023年具体政策出台后才能确定。但通常需要符合高考专项计划的条件才能申请,例如针对贫困地区的分数加分、农村生源学生的优惠政策等。具体条件需要参考当年的政策。如果您想提前了解,可以关注当地的高考政策信息,或者向当地的招生部门咨询相关信息。

四、2023山东高考缴费要求

1、考生若兼报春、夏季高考,春季高考与夏季高考报考费要分别缴纳。

2、因考试组织和收费单位不同,春季高考报考费、技能考试费要在网上缴费期间分别缴纳,夏季高考报考费、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费、体育类专业统一测试费要在网上缴费期间分别缴纳。

3、缴费所用银行不要求必须是考生本人开户,使用家长或同学的网上银行都可以缴费。

4、建议考生通过电脑操作,推荐使用Edge浏览器(Win10自带)、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QQ浏览器等主流浏览器或其他兼容浏览器,并关闭弹出窗口阻止程序。

5、缴费时不要关闭操作页面,一直要等到报名网站提示缴费成功后再退出系统、关闭页面。

五、2023山东春考报名流程及条件

春考报名方法:申请报考高校的考生,原则上按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报名。

参加春季招生的考生报名条件与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相同,但高等学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和其它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学校在校生不得报考。春考时间大约在三月上旬。

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按各省(区、市)公布的办法执行。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对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

5、在中国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在有关省级招委会指定的地点申请报名。

6、各省级招委会办公室(包括教育考试院、招考办、考试中心、考试局等,以下统称为省级招办)应对所有报名数据进行重复报名和违规情况筛查,并要求本省(区、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认真履行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职责,根据报名条件,严格审查考生报名资格。

六、山东省公务员考试2023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报考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除此之外,以下几类人不能报考: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违规辞去公职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参公人员)所在的同一招录机关或用人单位,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回避情形的机关(单位)或相应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