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复习(高中物理必修2和必修第二册区别)

一、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三电场知识点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三的电场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是指在空间中存在电荷时,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电场,它是一个向量场,大小和方向由电荷的属性和位置决定。电场强度是指某点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牛/库仑。

2.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电场作用下的电荷具有电势能,电势能是指由于电场作用而使电荷具有的能量。电势是指在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米。

3.电场线和电场强度的分布:电场线指电场中的一条曲线,沿着该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方向。电场强度在不同位置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布情况,可以使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强度的分布规律。

4.均匀电场和非均匀电场:均匀电场是指电场强度在空间中处处相等的电场,非均匀电场是指电场强度在空间中有所变化的电场。

5.极板间的电场:极板间的电场是一种特殊的均匀电场,其电场强度大小与极板间的距离以及极板上的电荷量有关系。

6.电场的叠加原理和电势的叠加原理:电场叠加原理是指在空间中存在多个电荷时,电场强度在任意一点的合成等于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电势叠加原理是指在空间中存在多个电荷时,电势在任意一点的合成等于各电荷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7.电容器和电容:电容器是一种装有电荷的器件,由两个带电极板和介质组成,可以储存电荷。电容是指电容器的储电能力,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法拉。

8.电场能和电势能的关系:电场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电势能是指电荷由于处于电势差而具有的能量。电场能和电势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E=-?V来进行计算。

以上是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三电场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需要结合具体的例题进行深入理解。

二、高中物理必修2目录

第一章.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二.平抛运动

三.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四.圆周运动

五.向心加速度

六.向心力

七.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行星的运动

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三.万有引力定律

四.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五.宇宙航行

六.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追寻守恒量——能量

二.功

三.功率

四.重力势能

五.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六.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七.动能和动能定理

八.机械能守恒定律

九.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十.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三、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二的所有公式

我觉得主要有下面几个,你记着会用考试就OK了,看着多,但是实际上都是相贯通的!主要还得靠自己多看多做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推论Vt2-Vo2=2as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竖直上抛运动有用推论Vt2-Vo2=-2gs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简谐振动F=-kx单摆周期T=2π(l/g)1/2F=qE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

四、高中物理必修2和必修第二册区别

高中物理必修二和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区别

1、高中物理必修二主要讲述曲线运动,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讲述直线运动

2、高中物理必修二主要讲述变加速运动,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讲述匀变速运动

3、高中物理必修二主要讲述变力(圆周运动、天体运动)作用,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讲述恒力作用

五、高中物理第五六主要内容

物理必修二第五第六章知识点1、曲线运动强调运动的方向时刻改变(大小不一定改变),曲线运动的速度沿切线的方向,受力总是指向轨迹的凹侧,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的方向与合速度的方向不共线,合力是恒力的,性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为变力时性质为变加速曲线运动。

速度与力的夹角为锐角时是加速运动,是钝角时是减速运动。

2、互成角度的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两个匀直合运动为匀直;一个匀直+一个匀变直=匀变曲;

六、高中物理必修2天体运动规律总结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