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的原料是什么(茅台酒的4种生产工艺哪种最好)

一、郎酒原料

郎酒的特色是“酱香突出,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久”。

它在酿制过程中,虽按茅台酒的工艺,但其味道又不同于茅台酒的酱香,香气较之更馥郁、更浓烈,有“浓中带酱”的味道。因此有人曾赋赞:“蜀中尽道多佳酿,更数郎酒回味长”。根据郎酒说明其主要原料是小麦和高粱。这也是大多数酒厂使用的原料

二、茅台酒的4种生产工艺哪种最好

茅台酒是酱香酒。酱香白酒有四种生产工艺,分别是坤沙工艺、碎沙工艺、翻沙工艺和窜沙工艺。那酱香白酒的四种工艺你都了解吗?

坤沙工艺

坤沙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称为坤沙酒,这种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是正宗的酱香白酒。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因为需精选的优质高粱原料,且不能粉碎,出酒率自然不高,所以要经过二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然后储存三年以上的时间。这种工艺下酿造出来的酱香白酒酱香风味更加醇厚、酒体更加丰满、酒质更加浓郁。这种工艺出酒率低,酿造工艺复杂,酿造成本高,价格自然也比较高,茅台酒就是典型的坤沙酒。

碎沙工艺

可能有人会误认为沙是指沙子,其实不然,这里的沙是指高粱和它的辅料。碎沙工艺中的高粱需要全部粉碎,出酒率自然提高了,所以在酿制的过程中也要经过二次投料、但不需要七次取酒这么麻烦,只需取两三次就足够了。这样酿造出来的白酒与正宗的酱香白酒相比要单薄一些,但也比较好入口,所以初次接触酱香白酒的人较容易接受这种口感一些,许多中档的酱香白酒都是这种工艺。

翻砂工艺

所谓翻砂酒就是坤沙酒在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中加入一些新的原料和药曲酿造出来的白酒,这种酒出酒率高,所以生产周期短,品质相对也较差一些。许多大品牌的低端酒就属于这种工艺。

窜沙工艺

窜沙工艺也称为窜香工艺,这种工艺是坤沙酒在九次蒸煮以后再丢弃的酒糟中加入食用酒精蒸馏而得,这种酒成本低、质量差,不符合酱香酒的标准,所以被淘汰了。

以上就是酱香白酒四种工艺的介绍,这四种工艺有所不同,坤沙工艺虽然品质好,但价格也高,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选择翻沙工艺的白酒也是不错的!

三、茅台酒是在什么地方生产的

茅台酒的产地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赤水河水质纯洁清甜,含有少量矿物质,正好酿酒。

茅台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是汉民族的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1915年至今,贵州茅台酒共获得15次国际金奖,连续五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与遵义董酒并称贵州省仅有的两大国家名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有"国酒"之称,是中国最高端白酒之一。

拓展资料:

茅台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奇特工艺,这是茅台酒作风奇特、品德优良的主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协调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体生产进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主要是用小麦制曲,经八次发酵,贮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厂的。它的独特感官指标是:酒液无色透明,饮时醇香回甜,没有悬浮物及沉淀,酒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经久不散。而假“茅台”多为用高梁酒、白干酒、配制酒等冒充的,很难具有茅台酒的色、香、味特点。

茅台酒一开,先给人一种莫名的激动,随之便是奇香溢满室,异芳举座惊。闻香之后,再荡香入杯,细观其色,微黄显透明,纯净无沉淀。举杯轻摇,对着日光或月光,则可看到细细的酒花沿杯而生,又复归于灭。有人将其归纳为开封验其真、荡香观其色、咂香品其味、空杯嗅其香等四部曲。

四、飞天瓶子什么材质

乳白色玻璃瓶用天然矿石、石英石、烧碱、石灰石等原料,经过1600度高温融化塑形。这种材料可回炉再造,因此乳白色玻璃瓶非常环保。

乳白色玻璃瓶可以遮挡光线,利于飞天茅台酒的储存。光线的照射会导致酒体温度波动,从而引起酒中所含有的酸类、酯类等营养物质变化,直接影响到茅台酒的口感

五、茅台酒的制作方法

茅台酒几百年来一直遵循着创始人流传下来的酿酒工艺,有很多是可谓的独门秘笈。生产茅台酒有很强的季节性,端午踩曲,重阳节前后投料,(蒸高粱,拌和曲,水等),一年只有一个生产周期,其他白酒在投料后只需几天,几十天就烤酒(蒸馏)。而茅台酒需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堆积发酵再重复入窖,一月后再循环蒸酒,再进行下一道同样的工序,可以说蒸一次酒需要整整一年的漫长时间。这与别的酒迅速发酵,大批量生产有所不同,正是这样严谨的工艺才得以保证了茅台酒的一贯优秀品质。

茅台酒有这几个特点:高温制曲,高温入窖池,高温取酒,低糖化率,低水份入池,低出酒率,低酒精浓度等工艺特点,统称为三高四低。这些特殊工艺要求酿造茅台酒需时长,粮食量消耗量大,轮次多,用曲量大,到最后一次蒸酒,曲与粮是对等的。

茅台酒第一次蒸酒就能出酒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要到第二次,第三次才产酒。第一次产的酒是非常重要的酒,可用来调和酒的味道。第三、第四次的出酒量最多,质量也最稳定,是用来做基酒的主要对象。第五到第七次的酒,味道比较淡,这时候的酒曲香味却更浓。每年酒厂都会挖一些窖底的泥用来烤酒,这些经过长年累月粮食沉浸的泥块也饱含了酒香,用来调节酒的香气和口味是最适合的。但这些窖底酒非常宝贵,只需用上一点点就够了,用多了则会带有泥土味,反而不美。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镇山上的紫沙土,此土是用来作窖底和封泥的最佳材料。正是这些内在和外在的细节,符合了茅台酒的酿造条件。当地的特殊地理优势,水源,温度和湿度,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等等成就了茅台酒的酱香浓郁,细腻幽雅,留杯持久等特点。

六、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原料是什么离开了茅台镇为什么造不出茅台酒

1、生产原料:酱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的,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

2、原因:茅台特有的水质和窖池和特殊的地理环境。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

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

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

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