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初中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归纳)

一、初中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归纳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犹得备晨炊)

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

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

7.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薄如钱唇)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策勋十二传)⑤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二、120个文言文虚词

1.表程度的副词:(1)最、极、至、殊、尤。

(2)益、弥、滋(兹)。(3)稍、颇。

三、文言文虚词9个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四、文言文中什么是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五、七年级文言文论语实词虚词归纳

1、以:介词:从、把、用、由、拿、用来、因为、凭借、靠、根据

连词:为、而、以便、以致

动词:认为、使用、做

副词:已经

2、从:cong(二声)

动词:跟从、跟随、追赶、追随、听从、参与、紧靠着、处理、任凭

副词:与“正”相对

介词:自、由、向、跟

zong(四声)同“纵”,合纵、放纵

3、及:介词:待,等到;趁着、跟、与

连词:和、与

动词:赶上、追上、到,到达、遇到、涉及、来得及

六、文言文虚词汇总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③永州之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也《荆轲刺秦王》

2.何(1)疑问代词今译为:1>什么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