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为什么被抄家(贾府为什么被抄家了)

一、为什么87版红楼梦贾府只有荣国府被抄家111111

在书里是宁国府被抄,荣国府没事。贾赦本来就是宁国府那边的,电视里放他跪在王爷面前很正常。至于贾琏、贾政,也有罪过,他们又是贾家的当家人,涉及家事,自然要出去应对。在抄家的时候即使只抄一边,帮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违背圣旨,只有将功赎过。原文如下:《第一百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话说贾政正在那里设宴请酒,忽见赖大急忙走上荣禧堂来,回贾政道:“有锦衣府堂官赵老爷带领好几位司官,说来拜望。奴才要取职名来回,赵老爷说:‘我们至好,不用的。’一面就下了车,走进来了。请老爷同爷们快接去。”

贾政听了,心想:“和老赵并无来往,怎么也来?现在有客,留他不便,不留又不好。”

正自思想,贾琏说:“叔叔快去罢。再想一回,人都进来了。”

正说着,只见二门上家人又报进来说:“赵老爷已进二门了。”

贾政等抢步接去。

只见赵堂官满脸笑容,并不说什么,一径走上厅来。后面跟着五六位司官,也有认得的,也有不认得的,但是总不答话。

贾政等心里不得主意,只得跟着上来让坐。

众亲友也有认得赵堂官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贾政的手笑着说了几句寒温的话。

众人看见来头不好,也有躲进里间屋里的,也有垂手侍立的。

贾政正要带笑叙话,只见家人慌张报道:“西平王爷到了。”

贾政慌忙去接,已见王爷进来。赵堂官抢上去请了安,便说:“王爷已到,随来的老爷们就该带领府役把守前后门。”

众官应了出去。

贾政等知事不好,连忙跪接。西平郡王用两手扶起,笑嘻嘻的说道:“无事不敢轻造。有奉旨交办事件,要赦老接旨。如今满堂中筵席未散,想有亲友在此未便,且请众位府上亲友各散,独留本宅的人听候。”

赵堂官回说:“王爷虽是恩典,但东边的事,这位王爷办事认真,想是早已封门。”

众人知是两府干系,恨不能脱身。

只见王爷笑道:“众位只管就请。叫人来给我送出去,告诉锦衣府的官员说:这都是亲友,不必盘查,快快放出。”

那些亲友听见,就一溜烟如飞的出去了。独有贾赦贾政一干人,唬得面如土色,满身发颤。不多一会,只见进来无数番役,各门把守,本宅上下人等一步不能乱走。

赵堂官便转过一副脸来,回王爷道:“请爷宣旨意,就好动手。”

这些番役都撩衣备臂,专等旨意。西平王慢慢的说道:“小王奉旨,带领锦衣府赵全来查看贾赦家产。”

贾赦等听见,俱俯伏在地。王爷便站在上头说:“有旨意: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辜负朕恩,有忝祖德,着革去世职。钦此。”

赵堂官一叠声叫:“拿下贾赦!其馀皆看守!”

维时贾赦、贾政、贾琏、贾珍、贾蓉、贾蔷、贾芝、贾兰俱在,惟宝玉假说有病,在贾母那边打混,贾环本来不大见人的,所以就将现在几人看住。赵堂官即叫他的家人:“传齐司员,带同番役,分头按房,查抄登帐。”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西平王道:“闻得赦老与政老同房各爨的,理应遵旨查看贾赦的家资。其馀且按房封锁,我们复旨去,再候定夺。”赵堂官站起来说:“回王爷:贾赦贾政并未分家。闻得他侄儿贾琏现在承总管家,不能不尽行查抄。”西平王听了,也不言语。赵堂官便说:“贾琏贾赦两处须得奴才带领查抄才好。”西平王便说:“不必忙。先传信后宅,且叫内眷回避再查不迟。”一言未了,老赵家奴番役已经拉着本宅家人领路,分头查抄去了。王爷喝命:“不许罗唣,待本爵自行查看!”说着,便慢慢的站起来吩咐说:“跟我的人一个不许动,都给我站在这里候着,回来一齐瞧着登数。”正说着,只见锦衣司官跪禀说:“在内查出御用衣裙并多少禁用之物,不敢擅动,回来请示王爷。”一会子,又有一起人来拦住西平王,回说:“东跨所抄出两箱子房地契,又一箱借票,都是违例取利的。”老赵便说:“好个重利盘剥,很该全抄!请王爷就此坐下,叫奴才去全抄来,再候定夺罢。”说着,只见王府长史来禀说:“守门军传进来说:‘主上特派北静王到这里宣旨,请爷接去。’”赵堂官听了,心想:“我好晦气,碰着这个酸王。如今那位来了,我就好施威了。”一面想着,也迎出来。只见北静王已到大厅,就向外站着说:“有旨意,锦衣府赵全听宣。”说:“奉旨。着锦衣官惟提贾赦质审,馀交西平王遵旨查办。钦此。”西平王领了旨意,甚实喜欢,便与北静王坐下,着赵堂官提取贾赦回衙。里头那些查抄的人,听得北静王到,俱一齐出来。及闻赵堂官走了,大家没趣,只得侍立听候。北静王便拣选两个诚实司官并十来个老年番役,馀者一概逐出。西平王便说:“我正和老赵生气,幸得王爷到来降旨;不然,这里很吃大亏。”北静王说:“我在朝内听见王爷奉旨查抄贾宅,我甚放心,谅这里不致荼毒。不料老赵这么混帐。但不知现在政老及宝玉在那里?里面不知闹到怎么样了?”众人回禀:“贾政等在下房看守着,里面已抄的乱腾腾了。”北静王便吩咐司员:“快将贾政带来问话。”众人领命,带了上来。贾政跪下,不免含泪乞恩。北静王便起身拉着,说:“政老放心。”便将旨意说了。贾政感激涕零,望北又谢了恩,仍上来听候。王爷道:“政老,方才老赵在这里的时候,番役呈禀有禁用之物并重利欠票,我们也难掩过。这禁用之物,原备办贵妃用的,我们声明也无碍。独是借券,想个什么法儿才好。如今政老且带司员实在将赦老家产呈出,也就完事,切不可再有隐匿,自干罪戾。”贾政答应道:“犯官再不敢。但犯官祖父遗产并未分过,惟各人所住的房屋有的东西便为己有。”两王便说:“这也无妨,惟将赦老那边所有的交出就是了。”又吩咐司员等依命行去,不许胡乱混动。司员领命去了。

二、贾雨村为什么抄贾府

红楼一梦梦千年,千古绝唱永不衰。《红楼梦》可是古今的第一本奇书,书中道尽了人间的是是非非、人情冷暖。每一次读后总是有着不同的感悟,它就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现实生活中像贾雨村这样笑里藏刀、落井下石的人,那可是“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贾府的败落与他着密切的关系,他就是背地里向贾府捅刀子的人。

我认为贾雨村与贾政就是现代版的“农夫与蛇”,倘若没有贾政倾尽全力相助,贾雨村压根就不可能坐上应天府尹这个位置,贾雨村后来也因此平步青云,仕途一片光明。众所周知贾雨村本是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也是因林如海才能成为贾政的门生的。不仅如此,贾政一直视贾雨村为家里人。贾雨村后来身居要职,连贾府出了事都要找他来帮忙摆平。那他为什么要向上面去举报贾府呢?导致贾政被抄家呢?贾雨村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白眼狼”吗?

在《红楼梦》曾介绍了江南甄家与金陵史家在抄家之前都留有贵重之物在贾府。要知道这在古代要是被发现的话那可死罪啊。之前早就有人密告贾府谋反与贾政外任亏空,只是皇帝念及探春的功劳而放弃追究贾政的责任。尔且当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就是贾府的死敌——忠顺王。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又加上贾雨村知道了贾府的这个秘密,他才想要与贾府断清关系。

最终贾府被抄了家,而贾雨村则将贾府偷藏甄家与史家的物品一事告诉给了忠顺王,贾雨村也因举报有“功”得受到了忠顺王的重用:受尽荣华富贵,他也摇身一变成了忠顺王的门生。可以说是贾雨村一手造成了贾政、贾赦、贾珍等人的死亡,倘若贾雨村没有去告密,而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救贾府,那贾府一家人不致于丧命的。

贾雨村做得更绝的是,居然还连合门生们共同举报宝玉写反诗,这可是杀头之罪。想当初贾雨村为了能接近贾政,那可是费尽了心思来拉拢贾宝玉,想和贾宝玉套近乎。无奈宝玉并不喜欢贾雨村,还十分讨厌贾雨村,这才导致贾雨村心藏仇恨的。还有贾雨村在面对自己的恩人之女——英莲落难时,他举手之劳就能救英莲于火海之中,但是贾雨村什么也没做导致英莲死于夏金桂的手中。

好在贾雨村最终也是被自己的门生给举报的,贾雨村入狱了而宝玉等人最终获得了无罪释放。这样的结局也是让人大快人心呐,“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可以说贾雨村就是那个“白眼狼”,这也是作者在告诫世人:最熟悉的人可能会害你最狠,别把自己最核心的东西告诉别人。

三、贾府是被哪个皇帝抄家的

是被雍正皇帝下令抄家的。

贾府被抄实际上是雍正王朝的政治斗争所致。贾府第一次被抄,是北静王的庇护下,转危为安。

由于北静王是雍正皇帝十三兄弟,北静王的势力也影响雍正王朝,贾元春封妃,北静王也帮助过。

后来贾元春死了,雍正为巩固政权,加上贾府腐败,导致贾府第二次被抄。北静王也自身难保,所以贾府从此树到猢狲散。家破人亡。

四、红楼梦贾家犯了何罪被抄家的

刘心武先生提出,导致贾府事败被抄的罪证大致有以下四条:

1.宁国府贾珍私自藏匿废太子女儿秦可卿;

2.宁国府贾珍以赌博酗酒为名私自聚众练习弓马骑射,妄图参与叛乱;

3.荣国府贾政与被抄家论罪的甄家私自来往;

4.荣国府贾政具有“反清复明”的思想倾向,具体表现为他曾经召集贾宝玉、贾环、贾兰以及门客聚众吟诗赞美姽婳将军林四娘。林四娘原型为明朝青州的恒王抵抗清军进攻时的一位女性将领。

五、贾府为什么被抄家了

一是外部环境持续恶化。

首先是最大的仰仗轰然倒塌。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贾府之所以盛极一时,是因为既有祖上功勋荫德的光环笼罩,还有皇亲国戚的身份庇护。然而贵为凤藻宫尚书的元春因为“痰厥”而薨了,贾府失去了最强的依靠、最大的仰仗,让贾府的底气瞬间衰弱了许多。

其次是恨屋及乌的斗争打压。从争夺“琪官”的事件可以看出,忠顺王府与北静王府之间是不睦的。而贾府素来与北静王府关系亲密,元妃过世之后,忠顺王府可以无所顾忌地通过打压贾府,来警告和弹压北静王府的势力,也是有可能的。

况且,贾府得势时肯定也得罪了不少小人,此时这些人巴不得贾府倒台,于是上下运作在皇帝面前一撺掇,被抄家发生的可能性极大。

再次是政治依存关系的先后失势。先是与贾府关系比较亲密的政治盟友江南甄家被抄,而后是亲戚王子腾病亡在上任的路上,皇商亲戚薛家也败落了,政治资源几乎丧失殆尽。

一个好汉还需要三个帮忙的,何况在尔虞我诈、处处陷阱的官场之中,更需要有相互取暖、互相依靠的关系网络,贾府多年积累联结起的政治联盟轮番倒下,也令贾府唇亡齿寒,不堪一击,稍有不慎,便会授人以柄,成为抄检的由头。

二是家族内部“自杀自亡”。

首先是奢靡程度令人眼红。自古成由勤俭败由奢。“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的奢华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死了孙子媳妇,用的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的棺木;省亲的大观园建造的无比豪华,让农妇姥姥认为是“玉皇宝殿”,令皇宫中的元妃也觉得太奢靡了。

在去清虚观打醮时的也是十分排场: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而“街上人都站在两边”,场面十分壮观,气派十足。树大招风,怎能不让人眼红非议。

其次是仗势欺人令人不忿。从最早贾雨村献媚攀附贾府,而胡乱判的葫芦案;到王熙凤在铁槛寺弄权,为了三千两的贿赂,而借贾府之势逼迫李守备家退婚,从而害死了张金哥和李守备家的公子;再到贾琏在家孝国孝期间偷取已经订婚的尤二姐。

还有王熙凤间接逼死尤二姐、指使家仆害死张华;还有贾赦为谋名贵扇子,害死石呆子。一件件一桩桩皆是徇私枉法、仗势欺人之事,招来的是更大、更多切齿的仇恨。

再次是后继无人缺少仰仗。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贾府仰仗祖上的功勋,享受着世袭罔替的荣华富贵,家族中的子女们都过着锦衣玉食的豪华生活,整日不思进取,沉溺于酒色财气之中。

在“文”字辈中,除了贾政还算勤勉之外,余下的皆是酒囊饭袋之徒:迷恋长生不老而炼丹的贾敬,老色鬼贾赦;在玉字辈中,吃喝嫖赌的贾珍、贾琏,叛逆不羁的宝玉;再到草字辈中,成年的贾蓉亦是更不中用的草包。虽有贾兰但年龄实在太小。

祖上荫德耗尽,朝中仰仗倒下,需要的是家府内有重新的指靠“接棒”续行,但是遍观全族皆是擅长遛鸟逗狗的纨绔公子,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缺了依靠,拥有权力的日子怎会长久,被抄家也是迟早之事。

六、宁荣二府为何被抄家

因为官府的倾轧。当然一些案子,比如石呆子案等也是起因。

主要还是派系之争,比如贾府一向与忠顺王府不和。忠顺王掌了权,于是收拾贾家这些家族。

贾家的亲友比如甄家、史家、王家都被查抄了(在贾府之前)。

就连唯一能够保得住他们的元妃(贾宝玉的姐姐)也死掉了,所以朝中没有人给他们说话了,(这也是元妃死去时,贾府如丧考妣的原因)。

其实,在前文已有先兆,先是贾府穷困,无法与有权的人沟通,连太监和他们要钱都打发不好。后来忠顺王索要琪官说明他们不合(也是为什么贾政暴打宝玉的原因),然后贾宝玉的舅舅染病身亡,甄府和史家被查抄,薛家败落。都表示了贾家要败落了。

聪明的人开始寻找退身之路,比如凤姐开始拼命攒钱,但是没想到抄家抄到如此之惨,不是件简单的败落,而是大厦倾。

哎!在过去,私人财产不被保护,随时有被抄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