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芨种子怎么发芽
1、白芨喜凉爽气候及腐殖质丰富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半阳地也可栽培,但干旱、高温,会使叶片枯萎黄。3月下旬萌芽,霜后地上枝叶枯萎。
2、白芨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每株须带顶芽。
3、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4、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嫩芽的块茎及其与先年的老鳞茎毗连接生处切下,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深10-13cm,每穴栽种3个,新芽向外,成三角形平放穴中。每1hm2用种茎22.5万个左右。栽后施猪粪水,并盖拦有猪粪水的草木灰或腐熟堆肥。北方于4月底至5月初,将先年贮藏带芽种茎切下,按行株距33cm×17cm开穴,每穴栽1个,覆土3-4cm,稍加镇压,浇水。
5、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稍耐寒,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如用种子繁殖,播前种子用冷水浸泡,拌以草木灰和新高脂膜,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白芨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适时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二、白芨的种植方法
1、时间:种植白芨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3~5月份。
2、选种: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
3、催芽:将白芨的嫩芽放入河沙中,并在河沙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阴凉处。
4土壤:选择疏松、透气且肥沃的土壤,将土壤放在阳光下消毒。5、栽种:将白芨按照一定距离栽种在土壤中,注意芽嘴朝上。
三、怎么样才能将白芨种子种植成功
培养土的准备;
播种、喷水;
覆盖;
灌溉;
出棚培育;
喷洒叶面肥;
移植;
收获
培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消毒:将组培操作室,培养室消毒,然后将HD-850型桌上式水平送风洁净工作台放置在组培操作室内进行消毒,保证工作台工作区内处于无菌环境;
(2)外植体准备:选用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组培外植体,在每年的10-11月果由淡黄到褐色成熟未开裂之前采集,取未开裂的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乙醇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3-4遍后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直接放在超净工作台里经工作台里的风吹干后剖开,拣去果壳备用;
四、白芨如何育苗
1.时间:种植白芨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3~5月份。
2、选种:挑选当年生的嫩芽作为种苗。
3、催芽:将白芨的嫩芽放入河沙中,并在河沙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阴凉处。
4土壤:选择疏松、透气且肥沃的土壤,将土壤放在阳光下消毒。5、栽种:将白芨按照一定距离栽种在土壤中,注意芽嘴朝上。
五、白芨种子如何育苗
提前购买好白芨种子,用碘伏溶液将种子浸泡,然后包裹在湿润毛巾中,然后覆盖薄膜放在温暖处。
提前准备好合适的盆土,用于白芨播种育苗,将土壤喷水,把种子均匀播种到土壤中,覆盖薄土喷水,促进种子发芽。小苗长出后,要保持温度,合理浇水、施肥。
六、白芨育芽技术全过程
1、培土
育苗先培土,白芨的根系不深,对于透气的需求比较高,而土壤好则会把白芨给闷死,所以先调整土壤的通透性,给其打造一个良好的培育空间。这个通透性可以通过添加沙子实现,也可以用水冲洗一次,适当的减少土壤的粘性。种植前再用肥料养土。
2、播种
播种前要确保种子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因为种植进土壤以后水分相对没有好吸收了。种子埋在土层表层,不压挤形成自然的状态就好,因为随后会浇水,水下渗的时候会把土压紧一点的。种子一定能要被土层完全覆盖,不能有裸露,不然容易死亡。播种时要注意力道,不要用手挤压种子,压坏了就没法发芽了。
3、管理
育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0℃上下为好,这个温度其种子活性相对较高。播种后要勤快的淋水,不能让土壤干燥起来。如果怕水流堆积的可以在育苗床下面开个口子,让积水流出,如果每次浇灌时都有积水流出,那么就说明水浇多了。这个时候对于光线的需求不高,但是可以适当的照射一点,千万不能让光直射到苗床,这会导致温度激增而引起死苗的情况。
4、定植
育苗完成后就是可以开始定植了,定植的时候最好选择温度连续几天比较稳定的时候,且要避开晴朗天气,不然早阳光的暴晒下,这些苗基本没救了。每棵苗覆盖的土壤只没过根部,多了不好,坑底少量放置一些肥料,前期白芨苗从土壤获取的养分是很难满足自身生长的。定植完成后要注意巡视,看看是否有种苗出现异常,发现了就要及时处理补苗。